男女主角分别是林夏林队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寄生蝇:我能预见杀人未来结局+番外小说》,由网络作家“孤锋蚀雪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..
《寄生蝇:我能预见杀人未来结局+番外小说》精彩片段
..
中形成的画面——我的共生者网络,他们正在行动。
那位前科学家,正在匿名向国际地震组织发送加密数据;那位医生,正在组织医院的病患转移;那位工程师,正在加固重要的桥梁...他们的力量分散而微弱,但他们没有放弃。
他们相信我,相信寄生蝇带来的预警。
我看着那些领导人,他们还在争论是否要公开真相,是否要承担由此带来的巨大后果。
他们代表着人类的理性、秩序和恐惧。
而我和我的共生者们,代表着另一种可能性——直觉、行动和希望。
最终,一位将军站了出来。
我驾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。
车灯在浓雾中划出一道微弱的光束,却照不清前路。
我的大脑一遍遍回放那只寄生蝇抬头直视我的画面,以及马克留下的“他们能看见未来”。
突然,前方道路上有什么东西在移动。
我猛踩刹车,车子在湿滑的路面上打滑,撞上路旁的护栏才停下。
心跳如雷,我走出车外查看。
路中央空无一物,但四周的雾气似乎更浓了,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红色。
我打开手电筒,光束在雾中散射,形成诡异的光晕。
一阵嗡鸣声从四面八方涌来,像无数翅膀振动的声音。
我猛然意识到——那是成千上万只昆虫的声音!
还没等我反应过来,一团红雾直扑面门。
我感到脸上、脖子上一阵刺痛,无数微小的生物在我皮肤上爬行。
我拼命挥手驱赶,却徒劳无功。
几秒钟后,疼痛感消失了,红雾也散去,仿佛一切都只是幻觉。
但我知道,有什么东西已经进入了我的体内。
我强忍恐惧,回到车上继续前行。
四十分钟后,废弃卫星站那巨大的抛物面天线在山顶若隐若现。
站内一片漆黑,我的手电光束像是被黑暗吞噬。
走廊两侧满是废弃的仪器和文件,墙上某处涂写着“他们来了”的字样。
每走一步,我都感到头越来越重,像是有人在我脑中敲鼓。
终于,在一间主控室里,我发现了蛛丝马迹——一台仍在运行的电脑,屏幕上闪烁着代码和图像,与李亮发给我的血点排列图案惊人地相似。
正当我靠近查看,一阵剧烈的头痛袭来,我跪倒在地,眼前金星乱冒。
最后的意识中,我看到无数血红的小点从天花板上落下,飘向我的面部…我在高烧和噩梦中度过了整整三天。
醒来时,我发现自己躺在家中的床上,完全不记得如何返回。
起身照镜子,我看起来憔悴但无异常。
然而,当我试图回忆卫星站发生的事,脑中只有大片空白。
走出卧室,我惊恐地发现世界变得不同了。
声音变得异常清晰,我能听到楼下咖啡店咖啡机的嗡鸣,街对面孩子的笑声,甚至…整个城市中无数苍蝇翅膀振动的声音。
更可怕的是,我开始“听到”体内那些寄生蝇的“声音”——不是通过耳朵,而是直接在脑海中响起的奇怪频率,
像某种编码或数据流。
我惊慌失措地冲向浴室,仔细检查全身每一寸皮肤,却找不到任何寄生痕迹。
但我知道,它们已经在我体内了。
就在这时,手机响起,是杨磊。
“林队,你总算接电话了!
这三天去哪了?
所有人都在找你!”
他的声音中透着焦急。
“我…生病了。”
我敷衍道。
“听着,有新发现。
那些寄生蝇的DNA分析结果出来了。”
他压低声音,“它们的DNA结构与地球上任何已知生物都不同,更像是…人工设计的。
还有那些微型电路,分析显示是某种量子计算结构,技术水平远超现有科技。”
我的心沉了下去。
“还有别的吗?”
“有。”
他顿了顿,“我妻子珊珊这两天表现很奇怪,总说我在计划害她。
这太荒谬了,我爱她啊。”
这本该是无关的闲聊,但一瞬间,我的视野突然扭曲,分裂成无数小格,每个格子里都是不同的画面——我看到杨磊手持厨刀站在床前,他的妻子珊珊血肉模糊地躺在床上;我看到杨磊被警察押走;我看到他在监狱中自杀…这些画面如此真实,却又像透过万花筒观看。
更诡异的是,我知道这些不是幻觉,而是某种“可能性”——杨磊未来可能的行为和结果。
“你不能回家。”
我脱口而出。
“什么?”
“杨磊,今晚不要回家,来我这里。”
我声音颤抖,“相信我,这很重要。”
挂断电话,我瘫坐在地上。
我能预见未来,或者说,是那些寄生蝇让我能预见未来的可能性。
马克说的“他们能看见未来”,原来指的是被寄生者。
那晚,杨磊确实来了我家。
他告诉我,珊珊最近因工作压力大变得偏执,怀疑他出轨,甚至翻看他的手机和电脑。
我知道,如果他回家,在某个时间线上,珊珊的指控会导致他失控杀人。
我没告诉杨磊关于寄生和预见的事,只建议他们去做心理咨询。
他半信半疑地答应了。
而我,决定循着寄生蝇的“声音”,再次寻找马克和真相。
3.真相浮现仿佛回应我的决心,脑中那些嗡鸣声忽然变得清晰起来。
它们不再是杂乱无章的噪音,而是某种指引,指向城市东北角一座废弃的精神病院。
这座建于上世纪的灰色建筑曾经是精神疾病研究的前沿
想法闪过我的脑海:我要确认它是否真的死了。
我打开实验室的监控录像,将时间倒回十分钟前。
录像中,我正专注于显微镜观察。
忽然,画面出现一瞬间的扰动,就像时间短暂凝固了一样。
而就在那一刻,显微镜下原本静止的寄生蝇,竟微微动了动,翅膀轻轻颤动,然后——它抬起了头,直视着镜头。
直视着我。
我猛地推开椅子,后退几步,胃里一阵翻腾。
这不是幻觉,录像清清楚楚地记录下了这一幕。
电话铃响起,我几乎跳了起来。
是数据分析部的李亮。
“林队,你让分析的血点排列,结果出来了。”
他的声音透着兴奋,“那不是随机的,是一种复杂的数学序列,像某种算法或坐标。
更神奇的是,我把六个案件的血点排列叠加后,它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图案!”
“什么图案?”
“像是一个巨大的六边形结构,或者说…像某种电路图。”
我的心跳加速。
“把资料发我邮箱,我马上过去。”
挂断电话,我的目光被桌上一份资料吸引——那是受害者的背景调查。
翻阅中我猛然发现,所有六名受害者,都与一个代号为“蝇眼计划”的秘密项目有过联系。
而这个计划,三年前被政府紧急叫停,档案封存。
更让我震惊的是,我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——马克·陈。
他是我五年前的搭档,曾参与“蝇眼计划”的安全评估,三年前离奇失踪。
我急忙翻出马克的照片,背面赫然写着他的笔迹:“他们能看见未来。”
正当我陷入思绪,邮箱提示音响起。
不是李亮的分析结果,而是一封来自…马克的邮件!
主题只有两个字:“停下”内容更是让我毛骨悚然:“林夏,你不明白你在触碰什么。
那些死者,他们该死。
继续调查,你也会变成他们的一员。
别找我,但如果你执意要真相,就来废弃的卫星站。
记住,它们只是窗口,另一个维度的窗口。”
我紧握着手机,脑中思绪万千。
马克还活着?
他知道什么?
那些寄生蝇到底是什么?
2.被寄生我没告诉任何人马克的邮件内容,决定独自前往废弃卫星站。
这座建于郊外山区的前沿设施,因预算削减而废弃了五年,正好与“蝇眼计划”开始的时间吻合。
夜幕降临,
最新评论